在我国,农村宅基地征地应该遵循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宅基地是为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建设宅基用地的土地,是实现农村居民基本住房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征地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首先,必须进行土地调查评估,确定征地范围、征收标准和补偿措施等。征地前必须进行公告和听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在确定征收标准时,应该根据宅基地的实际用途和价值,合理确定补偿方式和金额,并确保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同时,为了避免群众“被动征地”,应该严格限制宅基地的征用范围和数量,确保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不受影响。
最后,征收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所有征地工作都在法律和规定范围内进行。并且,必须及时做好征收资金的安排和管理工作,确保补偿金额按时到位。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保证农村宅基地征地工作的公正、合法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