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写的协议可以公证,但是否需要公证取决于各地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意愿。
在中国,离婚协议可以进行公证。公证是指由公证机关对涉及法律事项的文件或事实进行证明、认证的活动。公证的目的在于保障当事人的法律权益,防止因证明不够而导致权益受损。进行公证可以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和可信度。
公证离婚协议的好处在于,公证机关可以检查协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协议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使协议生效后有法律效力。公证的内容和时间都是固定的,便于以后证明、维护自己的权益,预防纠纷的发生。
但是,具体是否需要公证要根据地方规定来定。不同的省市可能对离婚协议的公证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地方可能仅规定必须公证协议的某些条款,有的地方可能要求离婚协议必须公证才能生效。因此,在起草离婚协议时,应该先了解当地的规定。
此外,当事人的意愿也是决定是否公证离婚协议的一个因素。如果双方都认为协议达成后有必要公证,可以自行前往公证机关办理。如果一方不同意公证,那么只能通过法院审理解决离婚协议的问题。
总的来说,离婚协议的公证可以增加其法律效力和可信度,但是否需要公证要根据当地规定和当事人的意愿来定,需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