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协议离婚一般是指夫妻双方双方自愿同意离婚,协商好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等事宜,并自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虽然双方已经协商好所有离婚事宜,但是一些不良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比如离婚时一方采取欺诈行为,这种情况下协议离婚的时效性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首先,如果协议离婚中一方采取欺诈行为,那么欺诈的行为时效将会与诉讼时效一致,并且从欺诈被发现的时间开始计算,而不是从离婚协议签订的时间开始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欺诈时效也是如此。如果欺诈行为被发现后两年内为最佳时间起诉,否则,权利人就无法要求撤销离婚协议。
其次,如果欺诈被发现在两年之后,但是权利人在损失发生时不知道或者不能知道,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延长时效。延长时效的期限可能不同,视情况而定。建议如果离婚协议存在欺诈,最好及早向律师咨询并且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在诉讼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协议离婚欺诈一年时效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离婚协议中存在欺诈行为,权利人可以要求撤销离婚协议,挽回合法权益。但是,权利人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合理的法律行动,并且提供充足证据证明欺诈行为,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诉讼。建议权利人在遇到类似协议离婚欺诈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早向律师咨询,以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