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的重要文件。一旦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并且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那么离婚协议就成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离婚协议可能会失效。
首先,离婚协议如果违反了法律的规定,那么就会失效。比如,夫妻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但是在离婚协议中规定了对儿女抚养和财产分配的规定与法律不符,那么该离婚协议将被认定为无效。
其次,在离婚协议签订之前,如果双方当事人之一的真实情况并没有完全告知或提供完全的信息,或者双方当事人之一是在被强制或胁迫的情况下签订了离婚协议,那么该离婚协议也可能会失效。
此外,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也取决于签订时的合法性。如果当时签订的离婚协议在合法性上存在问题,如未经法院认可则无效,那么后续的效力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总之,一旦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并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该文件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签订后的一定时间内,如果发现离婚协议存在上述问题,那么协议就会失效。因此,当事双方需要在签订离婚协议之前,尽可能的了解自己的权益、义务及法律规定,确保签订的离婚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