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在领取、使用、保管或管理共有资金的过程中,有任何人利用自己手中的职务、权力、权益,将共有资金用于私人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税务机关的公信力,还妨碍了税收的正常运作,也侵害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一般被认定为贪污犯罪和挪用公款罪。若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一般属于公款重大案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金额在25万元及以上的行为,属于公款重大案件,明显属于犯罪行为。如果被公安机关调查及定罪,依法应该判处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25万元以上的行为属于贪污罪,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挪用数额巨大或者挪用公款造成的严重后果特别严重,就可能被认定为贪污罪的特别严重情节,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并处罚金。因此,挪用公款数额25万元坐牢多长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一般不少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