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及政府、公共资源和纳税人的利益,其刑事责任也相应较重。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最低刑期是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具体刑期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挪用的公款数额大小、程度以及其所产生的后果。
如果挪用的公款金额比较大,一年半的刑期肯定是不够的。例如,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以上,那么最低可能被判处的刑期是10年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50万元到一百万元之间,那么最低也可能被判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而如果挪用公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下,刑期则会相对较轻,但最低也应该是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除了对挪用公款金额大小的惩罚,法律还会考虑到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犯罪人的悔罪态度等因素来进行判决。如果被告人能够积极配合调查、主动赔偿、认罪悔罪等,那么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事责任。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其刑事责任应该有相应的惩罚。如果想要避免犯罪并避免被惩罚,那么就应该遵守法律、守护公共资源和纳税人的利益,做一个合法、守法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