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指离婚双方在协商离婚过程中达成的一份书面协议,主要内容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赡养义务等。作为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一般具备法律效力。而就离婚协议书的财产分配问题,其是否合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首先,离婚协议书是一种合法的协商方式。在我国,夫妻离婚的财产分割一般是通过协商方式进行,即离婚双方可以自行商定财产分配比例。只要协议过程合法、程序得当、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并有明确的财产分配方案和责任分工,就是合法有效的。
然而,离婚协议书的效力还要考虑是否违反法律规定。比如,协议中的财产分配是否违反《婚姻法》、《物权法》等法律规定。如果协议中的分配方案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那么其分配是不合法的,后果就如同未签订协议一样。
此外,离婚协议书必须是由具备法律资质的律师出具的书面协议,而非双方私下签订的口头协议。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书面协议才可在法律上认定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书的财产分配是否合法,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协商过程是否合法、协议是否是双方自愿达成等。离婚协议书只有在以上要素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能作为一种合法有效的财产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