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中,依法划归农户占有、建房住宅或者以建设农村居民点、公共利益和农村集体办企业等为宗旨所享有的土地,属于家庭的固定财产。父辈农村宅基地如何继承,关系到农村的土地资源和土地权益的合法继承。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宅基地继承方式。
一、法定继承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如果父母没有指定继承人,则宅基地的所有权将依法分配给父母的子女。而在父母双方都去世的情况下,则法定继承人为父母的子女、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等,根据亲属关系和法律规定的比例,分配父母留下的财产,包括宅基地。
二、协商合法继承
在父亲或母亲去世后,如果已经有继承争议出现,可以通过亲属协商达成共识,让宅基地分配按照家庭的意愿分配给合法的继承人。一般来说,协商继承需要经过家庭成员的讨论,确认继承人的身份,明确财产比例,签订相关的继承协议,最后进行宅基地的登记。
三、法院裁决继承
如果家庭成员不能达成共识,则必须通过法律手段继承。一般来说,继承权纠纷由法院审理,裁决宅基地的继承问题。在法院的判决下,需要向土地部门申请相关的过户手续,确保宅基地的合法继承。
四、赠与继承
在生前,父母可以将宅基地作为赠与给特定的继承人或者直接将宅基地的产权转让给特定的继承人。这需要依据《民法典》等法令的规定,签订相关的赠与协议或者转让协议,并进行相关的登记手续。
综上所述,无论是法定继承、协商继承、法院裁决继承还是赠与继承,都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尽量避免继承纠纷的产生,确保宅基地顺利的继承和合法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