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户口可以继承,在我国,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财产,其权利应当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继承。在2019年1月1日之前,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居民宅基地的批准、容积率及建筑面积等方面,由当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管理,此外,还规定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农民的私人财产,拥有该宅基地的农民可以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
因此,如果农村宅基地拥有者去世或者有继承的需求,可以依据《继承法》进行继承,并且要求进行登记备案。同时,新版《宅基地条例》已经于2019年7月1日开始施行,该条例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在单位的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对宅基地的使用、收益、转让等行为进行监管,具体措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也就是说,宅基地权利归集体所有,但是使用权和收益权属于农民,他们可以依据法律继承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但是不包括转让权。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或者个别单位管理不规范,导致户口和宅基地的登记资料不一致,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尽可能避免因此产生的家庭矛盾或者纠纷。
总体来说,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依据《继承法》进行继承登记。但是同时需要注意,宅基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使用权和收益权属于农民,需要在权利调整中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