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全国普查是指对我国所有农村地区的宅基地进行普查,以确定宅基地使用情况、面积、权属等信息,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它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多次农村宅基地普查,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启动的全国农村宅基地普查。这次普查重点围绕宅基地的面积、产权、使用方式等核心要素进行调查,旨在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村宅基地的实际情况。
在普查之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打下基础的工作。比如,2008年《农村宅基地条例》的正式颁布,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宅基地权利的保障;2019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合法建造住房的土地承载体。
经过多次普查与政策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逐渐迈向成熟。农村宅基地全国普查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加强土地管理和流转等各个方面的制度保障,也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强乡村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