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离婚中,既往夫妻离婚后可能仍需协商、分配财产。对于协议离婚后两年仍需分财产一事,主要取决于当事人是否有对财产分配的异议,以及法律规定。
首先,如果双方对财产分配有异议,比如父母赠予的房产归属问题等,则离婚协议不具有终局性,双方可以随时申请再次协商财产分配,以达成协议。但请注意:如一方向法院起诉,过了六个月法院会不予受理。
其次,如离婚协议已经确定财产分配方案,双方均未空口白牙地承担分配责任,则在协议离婚后两年仍需分财产事宜,应及早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对于一些不动产或者贵重的物品,协议离婚后应该立即纳入分配范围,以避免发生争议,从而给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物权法》,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原则是"平均分割",即双方权益必须保持均衡。因此,在协议离婚后两年仍需分财产的时候,财产分配按照《婚姻法》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始终注重公平公正原则。
综上所述,在协议离婚签订两年后仍需分财产,取决于当事人在离婚时是否就财产分配达成意见,是否有异议以及在诉讼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等一系列因素。为了避免财产分配的纠纷,离婚协议的草拟需要严谨,重点争议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同时,离婚双方应该树立公平公正的观念,妥善处理财产分配问题,依法依规避免不必要的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