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如果双方签字确认,并且没有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分担等方面的争议,那么不需要等待一年的冷静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离婚生效。但是如果签订的离婚协议中需要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或债务分担等争议时,这时需要等待一年的冷静期。
这是因为,在涉及到以上争议的离婚协议中,需要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自的利益和权利,避免一方对另一方不公平地占据主导地位,并保证协议内容的公平性、合理性。这一过程需要时间进行沟通和协商,并需要双方在一年的冷静期内进行充分的认真考虑和研究,以确保离婚协议的可执行性和合法性。
此外,离婚协议是否需要等待一年的冷静期还需要根据当地法院的实际情况而定。有些地方对离婚协议的审查和登记管控比较严格,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才能生效。因此,咨询当地法院的相关规定和程序非常重要。总之,签订离婚协议需要慎重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方式和程序,以确保权益的得到保障。